Gershunoff回憶錄:藝術家的麵包

買了Maxim Gershunoff的自傳 It's Not All Song and Dance: A Life Behind the Scenes in the Performing Arts
看得很慢 不過裡面有很多細節可八卦

Gershunoff的父親是烏克蘭籍猶太人
母親也是俄國的大提琴家
兩人在1923年就移民到美國去依靠職業演奏維生
而Maxim 這個作者
在美國出生受教育長大 十五歲就進入全美頂尖的寇蒂斯音樂院 主修小號
他提到父親起初不願意讓他去寇蒂斯
為的是怕他變成自己圈內認識的那些勢利眼的寇蒂斯校友

Maxim畢業後 也在交響樂團擔任樂手
但漸漸覺得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於是他從替俄國音樂家擔任翻譯開始
後來正式加入了Hurok Concert Inc. 這家經紀公司成為專業藝術家經紀人
這家Hurok經紀公司也可以說對他一家有恩
因為當年他父母親也是透過老闆Sol Hurok的幫助順利在美國拿到工作許可
才得以從英國的難民營前往美國安家落戶

Sol Hurok的時代可說是大西洋兩岸政治跟藝術交鋒的白熱期
特別是冷戰年代的藝術外交
Hurok可說是無役不與
早在1959年 Hurok便成功引進過波修瓦芭蕾舞團到美國
歷史性的巡演八週
兩年後又引介了基洛夫芭蕾舞團
更神的是 在美蘇古巴飛彈危機後
他居然又成功安排波修瓦舞團的第二次訪美活動

Gershunoff的這本自傳裡有個微小但有趣的細節
就是蘇聯藝術家的合約酬勞問題
基本上蘇聯的藝術家都是工會組織
由文化部管理
所有演出的酬勞 都歸文化部「統籌分配」
這種條件下 藝術家也是吃大鍋飯
演出的安排跟接洽都是文化部分配
有了比較好的地位以後 文化部還會給些年金

所以不難想像這種制度下 人不狗腿怎麼活
這很政治 也很沒有尊嚴
加伏里洛夫的自傳裡指控李希特的回憶錄裡滿口謊言
李希特的自述到底是謊言
還是身為瘋狂年代倖存者才有的那種既輕蔑又虛無的避重就輕
我們也無從得知
他糾結的可能是為什麼李希特不願意在回憶錄裡面對那個依靠乞討和特權才能求生的體系
而僅僅只是輕描淡寫的帶過

Gershunoff舉例說 李希特和歐伊斯特拉夫在美國CBS上個電視演奏錄影
每一次節目製作會付給他們本人的酬勞是160美金
但事實上這只是他們被允許拿的數字
CBS真正要付給Hurok經紀公司的費用是好幾千美金
當然不是給Hurok賺走了 Hurok只是個經紀人 抽佣有限
其中絕大多數都屬於蘇聯文化部
這個數字和比例差不多就是李希特(這個等級的大師)他們在美國每次演出的酬勞算法
蘇聯文化部對這種不公平分帳的說法是
這些大師都是人民藝術家 是為勞動人民演奏 不是為了金錢

但是想想看同時期的大師魯賓斯坦 演一場的酬勞是2000美金
然後讓魯賓斯坦聽到噴眼淚的李希特和歐伊斯特拉夫 只值160塊錢?
人不是瞎子 也不是聖人 一定會比較
為了安撫這些心理不平衡的藝術家 合約之外必須要有些好處
這當然也有某種類似招安的政治目的
不管是高級餐廳、或是百貨公司購物
買珠寶、高級演出訂製服、看醫生 都是很常見的非現金形式酬勞
Hurok公司甚至帶著羅斯托波維奇夫婦選購了整套廚具和家電
另外裝船運到蘇聯去給他們裝潢家裡的廚房
跟著這些藝術家們出來的監視者
也樂得做起走私生意 跑單幫自己賺

後面Gershunoff提到一些比較晚輩的蘇聯藝術家
特別是音樂家
從小國家重點培養的那種比賽選手
則又是另一種狀況
這些音樂家因為被國家重點培養
所以他們從小到大從來不需要擔憂過音樂以外的事情
他們只要專注於練習、演奏 其他什麼事情都不必管
Gershunoff說這些音樂家後來有些移民到了西方
他替他們打點事情時發現他們對表演藝術實務上驚人的無知
比方說 不知道護照簽證要自己去拍光面脫帽大頭照
不知道要配合演出宣傳 要準備曲目表
不知道要準備個人履歷表跟相關資料
他們更不知道原來音樂家演出是有分等級跟不同酬勞的
不同大小的演奏廳 酬勞也不一樣
甚至不知道經紀公司不是白白替他們做這些事情
還大驚小怪為什麼經紀公司要抽成
每次他都要花費很多力氣去跟這些年輕人解釋這些遊戲規則
而這些人裡有許多後來都因為無法適應西方音樂圈的高度競爭而退縮消聲匿跡

.....

下次來八卦一下這裡面談到的一些芭蕾舞星










留言

goodwind寫道…
搬沙發,等芭蕾舞的八卦XDDD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拉赫曼尼諾夫的前奏曲們

作業文:平均律第一冊c小調前奏與賦格, BWV847

作業文:三聲部創意曲與其他